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C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说法错误,因为他并非法定部门;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说法正确;B.都是最高行政机关,说法错误,并非法定机构;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说法错误,他并非法定机构。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军机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查看答案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查看答案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着重点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史实说明“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孔子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原因。

(2)“董仲舒的孔子”是如何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其本质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