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习俗源自宗法制。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着重点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史实说明“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孔子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原因。

(2)“董仲舒的孔子”是如何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其本质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从医学、农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 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3)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查看答案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查看答案

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