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我校高二历史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近代某乡绅有感于时事写了《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判断此诗写作时间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当是
A.“新制初更 ” B.“帖子”、“新样”
C.“家家彩胜” D.“三民”、“五权”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③电动机 ④煤炭 ⑤电力 ⑥石油
A.①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