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

材料二 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这把“钥匙”的含义和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中所展示的成果对人类社会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1)含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1分) 意义: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 (2)影响: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3分) (3)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在“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部分: 侧重①:“师夷长技” 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革命派提出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6分) 侧重②:民国的建立,促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吸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结合所学,前者指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其意义是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2)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瓦特改进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爱迪生的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基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在“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部分:侧重①:“师夷长技” 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革命派提出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侧重②:民国的建立,促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吸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如何规划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蓝图”?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指出作者提出此观点的根本目的。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4)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查看答案

1925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与以下哪个作品类似

A.《巴黎圣母院》                    B.《日出•印象》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怀特海伦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早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查看答案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D.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