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 “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A.王羲之 B.怀素
C.赵孟頫 D.颜真卿
下图是“龙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反映文人画的发展和创新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D.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C.“工商皆本”
D.“经世致用”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否定了君主制度 B.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严刑峻法
C.道法自然 D.以民为本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动的研究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学术追求,看下表书目:
书 名 | 作 者 | 出版社 |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 熊月之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 加林 | 三联书店 |
《法国革命论》 | 柏克 | 商务印书馆 |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