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启蒙与救亡并重                    D.推动中国近代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分别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的是西方的科技,推动了中国的物质方面的近代化;郑观应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章太炎是革命派的宣传家,宣传革命,建立共和。他们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梁启超的言论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思想的解放,是思想领域里的近代化。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故选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中国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查看答案

《诗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有学者指出《诗经》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它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立场上表达了人民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不满。可证明此观点的内容集中在

A.《风》          B.《雅》

C.《颂》            D.《九歌》

 

查看答案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A.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

B.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

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片小说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训斥太子与儒生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的“自有制度”实质是

A. 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