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C.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中外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军委作了副报告。他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其重要原因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周恩来主动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王稼祥提议红军应该由毛泽东这样富有实践经验的人来指挥;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散“三人团”。王稼祥的提议受到凯丰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又作了关键性的发言,全力推举由毛泽东来领导红军的今后行动。……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铺平了道路。
材料二 1957年底,冒进情绪明显抬头,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出来反对冒进,毛泽东说不是冒进,是跃进。周恩来立即站出将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几乎逢会就检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党的团结,保住一批陈云、刘少奇等有正确经济思想的干部,留得青山在,为党渡过危机。而他在修订规划时,又小心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他藏而不露地将“十五年赶上英国”,改为“十五年或者更多的一点时间”,加了九个字。将‘雀今后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句删去了“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八个字。一年以后,经济凋敝,毛泽东说:国难思良才良将,家贫思贤妻,搞经济还得靠恩来、陈云,多亏恩来给我们留下了三年余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无大有周恩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简要评价其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