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中外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军委作了副报告。他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其重要原因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周恩来主动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王稼祥提议红军应该由毛泽东这样富有实践经验的人来指挥;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散“三人团”。王稼祥的提议受到凯丰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又作了关键性的发言,全力推举由毛泽东来领导红军的今后行动。……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铺平了道路。
材料二 1957年底,冒进情绪明显抬头,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出来反对冒进,毛泽东说不是冒进,是跃进。周恩来立即站出将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几乎逢会就检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党的团结,保住一批陈云、刘少奇等有正确经济思想的干部,留得青山在,为党渡过危机。而他在修订规划时,又小心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他藏而不露地将“十五年赶上英国”,改为“十五年或者更多的一点时间”,加了九个字。将‘雀今后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句删去了“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八个字。一年以后,经济凋敝,毛泽东说:国难思良才良将,家贫思贤妻,搞经济还得靠恩来、陈云,多亏恩来给我们留下了三年余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无大有周恩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简要评价其品格。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越南战争从美国一方看来具备有限战争的色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因冷战政治的制约而不能在越南为所欲为。反过来,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却因冷战获得巨大的境外支持,从而得以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越南战争中美国在军事资源、力量和技术上占有全面的优势……从技术形态上看,就越南方面而言,有低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就美国方面而言,美国几乎把越南当作新武器的试验场,新一代轰炸机、导弹、火炮步兵武器及战斗辅助设备等都纷纷在越南战场亮相。
材料二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但始终无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原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却是久战不决一….美国在西欧盟国离心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片面在东南亚追求的霸权利益,忽视英法两个主要盟友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和现实政策,结果在越南战争中失去英法的军事支持和政治合作。而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使美国政府公开宣战和进行战争动员的底气不足,它没有也不能向美国民众充分说明为什么要在越南从事战争。
——以上材料均摘自《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越南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使美国“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的因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独立宣言》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提出了新的政治思想或政府理论,而是标志着美洲和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学者王希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一文中说,这部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宣言充满了革命精神。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原则。他宣布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享有不可转让的权利、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等原则,成为美国人的理想和信条,对美国政治生活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学者李道揆也在《美国政府与政治》中认为,《独立宣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革命,直接影响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也给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推动力。
——摘编自《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两位学者观点的看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郡国铸币出现失控,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登基以后,虽然延续“文景之治”有过一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配而不可校”的短暂丰盈时光,但是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从事冶铁、铸钱、煮盐的富人手中,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以致财政出现入不敷出困局。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上的需要,汉武帝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以…五铢钱的推行为标志,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重新统一于中央,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未能解决的币制混乱问题,至此西汉的币制改革取得较大成功。
——摘自《汉武帝六次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分析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