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的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

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的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2年宪法总纲第五条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材料中体现八二宪法制定的关键原则是(  )

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

C.党在法下        D.党政分开

 

C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人民民主原则体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材料中也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1956年党章规定党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1982年宪法以国家大法形式规定,任何政党和社团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可知党必须依法治国,故C项正确;党政分开,指党务和政务分开,发挥党总览全局,管好路线方针和政策,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982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材料说明(  )

A.专利权的授予促进经济发展

B.国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C.列强一战时放松经济侵略有利经济发展

D.工商界的实业救国思想促进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改良主义者容闳曾评述道:“太平军一役……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据此,他认为(  )

A.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新思想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统治

C.民族的觉醒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新国家的产生

 

查看答案

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a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商品经济促进古代的城镇化

B.明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

 

查看答案

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八不归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八”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做人根本的“八端”就不要回家了。从材料中得出(  )

A.儒家思想的政治化                  B.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C.儒家思想的法律化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查看答案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