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八不归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八”是指...

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八不归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八”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做人根本的“八端”就不要回家了。从材料中得出(  )

A.儒家思想的政治化                  B.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C.儒家思想的法律化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突出儒家思想为政治服务的信息,故A项错误;“八端”是规范人行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是儒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故B项正确;古代中国“外儒内法”,儒法并施,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道德教化功能,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官方化,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查看答案

我们常说的“上厕所”、“下厨房”,实际是指“厕所”、“厨房”位于房屋的哪个方向而言的,根据我们的习惯说法,判断“厕所”应该位于房屋的(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泽谕吉被日本人奉为 “日本的伏尔泰”.他的代表作有《劝学篇》、《脱亚论》,在日本影响巨大。下图是《劝学篇》(发表于1872-1876年)中的部分篇目。

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脱亚论》(1885年发表)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在序言中张之洞写道:“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内篇九:曰同心……曰教忠……曰明纲……曰知类……曰宗经……”“外篇十五:……曰设学……曰广译……曰阅报……曰变科举……曰农工商学……曰矿学……曰铁路……”

今日愤世疾俗之士……于是倡为民权之议,以求合群而自振。嗟乎,安得此召乱之言哉!

----《劝学篇·正权第六》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福泽谕吉和张之洞的主要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史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随着美苏冷战的愈演愈烈,一向被美国政府视为“边远地区”的东亚也逐渐被纳入冷战体制,成为美苏较量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我们必须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须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这实际上确立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

材料二  侵越战争表明美国的全球干涉政策走到了极点,也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反战运动不断高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在越南,虽有装备精良的50多万美军,但仍取胜无望。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和盟国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了关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强调:“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亚洲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宪政主义不仅重新分配了权力,而且也改变了人们对国家的认识。国家不再是统治者的领域,而是法治的领域,君主和政府都要接受国家的统治。宪政主义并不一定体现人民可享有最高权力的想法,但是最终表明分享最高权力的并非是一个人,也并非是一个阶级。

一系列的改革法案改变了英国议会,议会不再是贵族和乡绅聚会的场所,议会也有中产阶级的代表,而且1867年起也包括富裕工人的代表。在欧洲的边缘,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费尽周折才阻止了宪政主义。······新兴的拉美国家在19世纪独立时无一例外都照搬别国的宪法,但是宪法往往流于形式,掩盖了军事强人、独裁者和寡头变相统治的实情。不过,在北美的东南部,在德国传教士和充满领袖魅力的酋长西科亚的推动下,切诺基人在美国的旁边建立自己的共和国,用自己的语言确定了代议制机构和法律。切诺基国一直兴旺发达,直到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将它摧毁。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宪政主义思想。

(2)根据材料,评述19世纪世界宪政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