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国本土已经推行了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在台湾也展开了。台湾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台湾近代化的基础,也改变了清政府的治台政策,即由“以防台而治台”变为“以防外患而治台”。关于台湾的洋务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导致了“台独”势力的形成
C.有利于增强清政府的国防力量
D.可以驳斥了“日本是台湾近代化功臣”的观点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王阳明说:“虽经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在此王阳明
A.主张“工商皆本” B.主张商人也要修身养性
C.强调的是“致良知”D.关注百姓的生计问题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认为:“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形成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B.这种观点是基于唐代皇权与三省分权的关系而言
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汉文帝五年(-175年)贾谊指出,国家掌握货币“钱轻(购买力低)则以术敛之,重(购买力高)则以术散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有余)”, “……官富实而末民(工商业经营者)困。”贾谊的论述,说明( )
A.政府既抑商又利用商业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政府通过重农抑商政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政府鼓励商业流通收取商业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此处是否漏了“刑”字)。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
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
C.子产主张严刑峻法
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