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虽经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在此王阳明
A.主张“工商皆本” B.主张商人也要修身养性
C.强调的是“致良知”D.关注百姓的生计问题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认为:“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形成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B.这种观点是基于唐代皇权与三省分权的关系而言
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汉文帝五年(-175年)贾谊指出,国家掌握货币“钱轻(购买力低)则以术敛之,重(购买力高)则以术散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有余)”, “……官富实而末民(工商业经营者)困。”贾谊的论述,说明( )
A.政府既抑商又利用商业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政府通过重农抑商政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政府鼓励商业流通收取商业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此处是否漏了“刑”字)。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
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
C.子产主张严刑峻法
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危机日趋严重,众多知识分子、实业家、爱国人士都纷纷呼吁“救济乡村”,“复兴农村”。南京国民政府也意识到“若不设法救济,国家前途,危险将不堪设想”,开始重视农业问题,农村复兴问题,着手于农业科技的改良和推广工作,发动了一场农村复兴运动。自1927—1937年间先后成立了中央农业试验所、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全国稻麦改进所……在当时的“农村复兴运动”中,来自民间各种自发的行为可谓为农地改革之中坚。当时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北平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济南齐鲁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主的民间团体以及大中职院校,在各地,或与政府合作、或独立建立实验区,从事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改善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乡村建设。
——摘编自:杨柳《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复兴运动》
(1)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复兴运动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场农村复兴运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根主轴展开的。”既然如此,那么,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凡促进生产力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凡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否定。将社会交往的发展作为历史评价的一个具体标准,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
——摘编自《20世纪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地位》
运用材料中所述的历史评价标准,选取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论述。(要求:概述内容,简析原因、影响,并运用材料中所述的观点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