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家与国家之间往往通过国际会议和订立条约来协商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与问题,谋求合作...

国家与国家之间往往通过国际会议和订立条约来协商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与问题,谋求合作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月11日,中国大使魏道明与国务卿赫尔在一份新拟定的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条约上签字。同一天,一项新的中英条约在重庆签订,按照新约,中国不再有租界不再有外国的法律系统。新的条约取消了与列强之间的不平等条约,结束了中国所称“一个世纪的压迫”。西方人很少把握的事实,但对于认识中国它却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据《时代》杂志,1943年

材料二

早在战事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以重塑战后世界经济……力图恢复到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美国在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91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共同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决定成立“欧洲联盟”;

——《欧洲统一与联合大事年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为结束“一个世纪的压迫”中国人所做的努力的相关史实并分析当时中国成功取消与列强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原因,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国际政治格局所造成的影响。

(4)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趋势?

 

(1)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点1分,任意4点得满分) 原因: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意义: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加强了盟国之间的团结合作(每点2分,任意2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得分) (2)原因:吸取大萧条和二战的教训,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推动自由贸易(2分)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希望确立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2分) 影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 (3)事件:欧洲一体化(欧洲的联合)(1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2分) 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 (4)认识:国际会议与订立条约是国家间解决分歧谋求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条约的订立与修改反映了国际地位的变化;条约的稳定有赖于缔约国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合作不断加强;大国往往在国际会议中处于主导地位。(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满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史实,列举1840年至1949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即可。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中1943年的时间,可知中国成功取消与列强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在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第三小问意义,从维护国家主权、鼓舞抗战热情、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等方面合作。 (2)第一小问原因,从历史上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以及材料二中战后“以重塑战后世界经济”的现实需要两个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既推动了战后货币金融体系的重建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美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第一小问事件,依据材料三可知是欧洲一体化(欧洲的联合)。第二小问影响,欧洲一体化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第三小问趋势,西欧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4)围绕国际会议和订立条约对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与问题的影响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难度:一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查看答案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主要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A.并没有对传统的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查看答案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  )

A.共和主义    B.平等思想

C.民主主义    D.三权分立学说

 

查看答案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

B.开启了不可知论的探讨

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

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查看答案

报载:1958年8月8日,经过北大东语系朝鲜语专业师生一周的奋战,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而这仅仅是3400多颗“卫星”中的稍微璀璨一点的一颗。这说明(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教育大跃进现象严重

C.“双百”方针全面贯彻         D.新中国科技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