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朱熹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了阴阳家、法家等理念改造成外儒内法的新儒学,宋朝时期在儒学基础上加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了理学,这是历史上对儒学的改造,正确的选项是③④,①②属于早期儒学的思想,没有经过改造,排除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查看答案

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