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

“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

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       B.适应了现实的需要

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       D.坚持了民主原则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宪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可见该宪法具有实际操作性,是适应当时现实需要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中的“完美”表述错误;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直接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产生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查看答案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以给重庆蒋政权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A.枣宜会战       B.徐州会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

1992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1)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2)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