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系团雪,攥会就化掉。”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40年代...

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系团雪,攥会就化掉。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民谣。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抗战造成了人民生活困难

B.国民政府发行的是假币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D.美国经济侵略造成民族工业破产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描述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涉及的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问题,故D项与之无关;B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中“上世纪40年代”的时间限制,可以判断A项不准确,故选C。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

A.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D.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学优高考]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

C.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

 

查看答案

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查看答案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