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 年代 | 年商税额 |
995~998年 | 400万贯 |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 1077年 | 879万贯 |
1058年 | 700万贯 |
|
|
|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2014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冷战”的幽灵卷土重来了。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激发下,一些保守派人士要求奥巴马总统勇敢面对普京,保持美国之前的总统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剑拔弩张的伟大传统。“冷战”在现代史上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名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
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
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1945年以来美中关系正常化》中说:“尽管1969年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这段话反映出国际形势是
A.美国利用中国来对抗苏联
B.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美国准备与苏中结成战略同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08年6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2008年12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表明
①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③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
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