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雕版印刷始兴,长安、洛阳、江南、四川等地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雕版印刷始兴,长安、洛阳、江南、四川等地成为印刷业活跃的中心。除了寺院刻印佛经之外,大部分是民间坊刻,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印卖历书、诗文为业的手工业者。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民间印刷十分活跃,形成了汴京、杭州、福建、四川、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私人刻书以诗文集最多,还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其他印刷品有称为“交子”、“会子”的大量纸币,作为运销交易凭证的“茶盐引”及民间的印契、版画等。雕版技艺更为精良,书籍的印刷质量达到历史高峰。明清时期官、私印刷活动兴盛,仍以雕版印刷为主,雕版套印技术不断成熟,刻书的种类和数量更加多种多样。

——摘编自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进入上海,为传播福音,创办报刊,传入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国人受到西方科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也纷纷设立出版社、报馆,传播西方新知。因出版事业有利可图,上海新开设之书店如雨后春笋,均采用西法印书,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中心。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纸已经改用铅字印刷。差不多在19世纪80年代,金属活字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韩琦《晚清西方印刷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

(1)与唐代相比,宋代印刷业有何发展?根据材料一加以概括。

(2)近代以来,西方传入的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取代了传统印刷并得以广泛应用。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中西方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说明新技术的应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发展:官方印刷规模扩大;民间印刷更加活跃;印刷品种类丰富,适用范围广;印刷技艺、质量更为精良。(6分。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原因:西方传教士的引领;对西方新知和新闻传播的需求;利润丰厚吸引资本的介入(商人投资);机械动力的使用与造纸、制墨技术的进步;西方活字印刷术比传统印刷术更具优势。(8分。只要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3)关系:①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发明以后,受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制约,并未得到推广,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②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及社会环境与文化需求的变化,活字印刷术得以广泛应用并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6分。若答“新技术的应用深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能推动社会发展”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宋代印刷业的发展体现在,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民间印刷十分活跃”“私人刻书以诗文集最多,还有……”“雕版技艺更为精良,书籍的印刷质量达到历史高峰”,从官府和民间印刷的规模、印刷品的种类和质量等方面概括。 (2)西方传入的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原因,材料二中关键信息:传教士“为传播福音,创办报刊”;国人也“也纷纷设立出版社、报馆,传播西方新知”;“出版事业有利可图”;“金属活字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传统印刷术更具优势。结合所学知识从国人近代引进西方技术,采用机器生产、改进印刷技术等方面分析。 (3)围绕新技术的应用深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回答。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有限,印刷术发挥的社会作用有限;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对西方新知和新闻传播的需求,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推动社会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下表可以推知,1950年到1980年

美、德、日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表

年份

1950

1970

1980

美国

16.7%

15.5%

11%

日本

1.4%

6.2%

9.8%

德国

3.3%

10.9%

11.1%

A.美日德经济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经济总量持续下降

C.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D.日德双边贸易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议建立法、德为主的“煤钢共同体”,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美国对此表示支持,这是因为该提议有利于

A.借助西欧对抗苏联

B.控制欧洲国家的煤钢生产

C.消除法德间的宿怨

D.推进国际贸易体系的制度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英国

A.应对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

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

 

查看答案

列宁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反映其“重心改变”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