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1790年,英国人柏克说:法国人追求纯粹的理性和权利,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迎来的将是君主制的毁灭、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法国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这一观点
A.预见了人类未来的政治走向
B.否定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功绩
C.强调了君主制存在的合理性
D.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
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被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权力,对案件审理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元426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共同钦定只有五位已故法学家的学说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变化
A.提高了法学家的地位 B.确立了君主的法律权威
C.减少了法律引用的混乱 D.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下图是一幅漫画,其描绘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20世纪

A.30年代中期的民族企业中
B.50年代中期的公私合营企业中
C.60年代初期的国营企业中
D.80年代后期的中外合资企业中
1958年8月,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中共中央军委和国防部警告美国军舰不得为增援金门的台湾当局军舰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接着又实行“逢双日不打金门”的政策,以保证岛上军民的供应,但仍以无美军护航为前提。实施这一策略,是为了
A.打围结合,进而攻取金门 B.打破美国对台湾海峡的封锁
C.以打促和,推动两岸对话 D.维护“一个中国”基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