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学者拉纳·米特写作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斗争》。他...

英国学者拉纳·米特写作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斗争》。他为其美国版改换了书名,并解释说:“如果你想让美国人读外国的历史,你得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该书美国版的书名当为

A.《亚太战争,1931—1945:日本罪行和战后和解的要求》

B.《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

C.《上海1937:扬子江畔的斯大林格勒》

D.《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

 

B 【解析】 试题分析:作者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中国客观上对美国的支持,书名要反映出双方的盟友关系。A项主题是日本,故A项错误;B项突出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美的盟友关系,故B项正确;C项体现的是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故C项错误;D项属于客观描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大批知识分子迁往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表明当时西南地区

A.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B.经济实力首屈一指

C.社会时局相对稳定                  D.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查看答案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人在福州举起“抗日反蒋联共”的大旗,发动“福建事件”。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查看答案

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阻挠她与先生的结合,后来她背着父母跟先生跑了。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这一现象表明

A.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

B.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

C.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

D新文化运动对移风易俗的作用有限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评说《临时约法》:“倘使我国约法将国会之弹劾与政府之解散权对立,则议员亦何至漫无忌惮以滥用其权力苟滥用者则政府亦依法解散之耳,有何奇异不幸而约法缺此规定,议员遂藉为护身符横行无忌,……而解散则又违法,然则此非政府之罪,实法律之罪也。”他在此评论的是

A立法权与司法权的矛盾              B约法之弊与政治乱的关系

C.维新派与共和派的权力之争          D议员素质与滥用权力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