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创办于1863年的上海某新式学堂长期招生不满。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报名该校者...

创办于1863年的上海某新式学堂长期招生不满。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报名该校者众多,生源爆满。这种变化显示

A.西学传播成为近代教育主流          B.追求新知渐成社会时尚

C.私塾教育陷入窘境                  D.科举制度得到改良

 

B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仍然坚持中体西用,西学传播还没有成为近代教育主流,故A项错误;报名新式学堂者众多,反映出报名者对新知的渴求,追求新知渐成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私塾教育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内科举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洋纱大量进口,解决了中国乡村手工织布业原料不足的问题,促成洋纱土布的生产。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顽强性                  B.洋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

C.传统手工业的振兴                  D.近代纺织业的兴起

 

查看答案

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上古时期编修家谱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魏晋时期,编撰家谱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宋代打破官修家谱的禁例,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兴盛。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理学占据正统地位                  B.市民阶层逐渐崛起

C.选官体制发生变革                  D.君主专制有所弱化

 

查看答案

《隋书·刑法志》中记载:“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唐六典·刑部》中记载:“凡决死刑,皆于中书、门下详复。”它们体现了

A.明德慎罚的理念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厉行法治的精神                    D.以礼入刑的思想

 

查看答案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

B.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

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