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公民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往往都要经过公民和公民大会的讨论,政策的最终推出和执行也往往以体现绝大多数公民的意志为准。
西周和春秋时期,国人是指居于国(城)中的拥有国家权力的人,国中上层贵族及国人仍以血缘姻亲关系相联结。他们是统治宗族的成员,皆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在君主废立、贵族派系斗争等方面都拥有广泛的权利;有财富拥有权;有从军作战的权利和义务,往往可以决定国家的盛衰成败。与国人相比,野人(居住在乡村的人)不能参与政治、当兵作战,原因即在于他们是被征服的部族或沦落的罪犯。
——摘编自胡新生《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等
材料二 清前期基层社会的管理通过保甲来实施,保甲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地方治安和督催乡民缴纳钱粮等。在20世纪初的立宪运动中,晚清政府设计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方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市镇村庄屯集等地方,人口满五万以上者为“镇”,不满五万者为“乡”。城镇设“议事会”和“董事会”,乡设“议事会”和乡董、乡佐,负责督办本城镇、乡的教育、卫生、道路修建、农工商务和社会慈善公益事务。
——摘编自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摘编自孙宅巍、韩海浪《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变迁》
(1)西周、春秋时期的国人和雅典的公民都曾经参与国家管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他们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与清前期相比,晚清政府如何设计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你如何
评价这种设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建国以来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
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大飞跃,它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大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阶级结构发生变化,阶级对立冲突加剧
B.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工人生活全面改善
C. 国家实力迅速增长,政府权力日益加强
D.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民主制度普遍受挫
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A. 造船业 B . 采煤业
C. 机器制造业 D.纺织业
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 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 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西方学者在评论拿破仑的统治时指出:“它牢牢树立了法律之下的平等原则,给法国带来了法律和司法上的统一。它还保证了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赋予了个人签订合同和拥有财产的权利。”能为这一评论提供依据的是
A. 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大革命以来的社会动荡
B. 《民法典》确立新的社会主义和财产规范
C. 对外战争传播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精神
D. 帝国的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以下是和顺果著《美国历史十五讲》中第三讲的目录

其中的序号2.空白处的标题应该是
A. 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与觉醒 B. 由联合殖民地到邦联
C. 制宪会议与国体之争 D. 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和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