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国际关系。保罗·肯尼迪认为现实主义使“国际无政府状态”得以存在,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遥遥无期。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国际无政府状态持批评态度,主张世界政治一体化。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政治一体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国际经济贸易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建立

②成员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③成员国社会制度相同

④美国都是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此时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新经济” 的出现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查看答案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新政(  

①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③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④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