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反映了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协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满分5 manfen5.com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建立抗日根据地                 D.工农武装割据

 

查看答案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查看答案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 圣西门           B.傅立叶

C.马克思           D.孙中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