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

3)材料三中康德阐述了哪一观点?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1)影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条件。(4分) (2)孟德斯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3分)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建立开明君主政治(3分)卢梭:主权在民(或“社会契约论”)和建立民主共和国。(3分) (3)观点: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3分)新高度: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条件。 (2)本题材料提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伏尔泰主张平等、自由、民主,建立开明君主政治。卢梭主张主权在民(或“社会契约论”)和建立民主共和国。 (3)本题材料提到,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阐述的观点是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的新高度是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什么?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画中,明显属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理学兴盛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查看答案

“桃园、千里走单骑、华容、走麦城”,这几个词语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部名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封神榜》

 

查看答案

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