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865年,曾国藩希望朝廷能腾出军费与人力加强海防力量,奏...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865年,曾国藩希望朝廷能腾出军费与人力加强海防力量,奏请设立长江水师并专设文武兼用的专职提督,原因在于“长江通商,处处与外国交接,朝夕相见,必须提督平日稍有权威,乃足以赀弹压”。

1868年四月,曾国藩针对清廷海防力量薄弱,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近年洋面不靖,屡有劫棠,亟应归复水师,出洋捕剿。惟外洋开仗,较之长江开仗其难数倍。臣往年所用之长龙舢板,均不便于出洋。现于上海铁厂制造轮船,又于芜湖等处试造广东艇船。拟船成之后,仍需酌改营制,略仿西洋之法,一船设一官,乃可角逐海上。”

1868年十一月初,曾国藩上奏朝廷,请酌议江苏水师事宜,“今议江苏水师,外海尚需略增。……沿海各省,整顿水师,均须核算饷项,盖水师久无战船,非修造两三年不能集事。权衡缓急,海疆似以水营为重。”“臣之微意,不过欲使中国兵勇以舟楫为室家,以海洋为坦道;至于船式如何而后善,营制如何而后强;自当博采群言,界敢略执成见也。一俟江苏水师定章后,沿海阅粤各省均可参酌办理,大局幸甚!”

——《曾国藩奏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提出海防建设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国藩的主要活动。

 

(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意识到加强海防重要性;开放长江通商口岸,加强管理与统治的需要;西方侵略,清廷海防力量薄弱;仿效西方,发展近代海军。(8分) (2)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晚清的兵制和政局,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体现其地主阶级本质;作为洋务派代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其影响下创立的近代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防,但由于没有触及封建制度,难以实现自强的目标 。(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中时间“1865年”, 结合所学知识,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都是从广东海面进犯,促使曾国藩意识到加强海防重要性;根据“长江通商,处处与外国交接,朝夕相见,必须提督平日稍有权威,乃足以赀弹压”,得出开放长江通商口岸,加强管理与统治的需要;根据“曾国藩针对清廷海防力量薄弱,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略仿西洋之法,一船设一官,乃可角逐海上。”得出西方侵略,清廷海防力量薄弱;洋务运动开展,仿效西方,发展近代海军。 (2)结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开展洋务运动等史实,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回答,曾国藩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极力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体现其地主阶级立场;作为洋务派代表参与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创立近代海军,推动了经济、军事的近代化,但由于单纯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触及封建制度,难以实现自强的目标。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曾国藩·曾国藩的主要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月,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美国成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计划,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计划。

(1)公开订立和平条约,无秘密外交。

(2)无论战时与和平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

(4)充分互相保证,各国军备必须减少至保证本国内部安全的最低水平;……

(14)成立国际联盟以维持世界和平。 一一成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941年8月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4日正式公布。

第一,他们的国家不寻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

第二,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

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

第七,这样的一种和平应当使所有的人能够在公共海洋上不受阻碍地航行。

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在自己的国界以外进行侵略威胁或可能进行侵略威胁酌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军备,就不能保持未来的和平。两国相信,必须在建立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以前解除这类国家的武装。两国也将赞助和提倡一切其他实际可行的方法,以减轻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在军备方面的沉重负担。

——《大西洋宪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大西洋宪章》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历次武装起义宣示了革命党坚定的反清革命意志,反清先驱更为后人树立了革命的“模样”。如1907年光复会起义失败,徐锡麟、秋瑾遇害,围绕着“秋案”,国内媒体进行连续的“鸣冤”报道,许多学生表达了对革命者的同情。湖北革命党人被捕入狱后,各校学生慕名前往探监,“狱中几成为学生之俱乐部”。在有组织的革命宣传阶段,现代印刷载体和革命者的日常交流进一步普遍,但集会、演说则收效更大,孙中山演说革命时“环听辄以数千(人)”,使清廷官吏深感恐慌。章太炎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时,常“以种族大义训迪诸生”;曹亚伯在湖南新化中学任教时,“虽教博物及数学,然处处引发学生革命之思想”,像这样有同盟会会员活动的学校全国有153所。

——摘编自李玉《晚晴政治经济史论》

(1)指出材料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概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满分5 manfen5.com

注释:

①商代商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瑚蝴壮迁址殷。

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商嗡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高强郎氇归匕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北定县翟城镇是1900年以后有名的乡村改良示范点。望族改革者米鉴三乡试不中,遂不许儿子参加科举考试,而把儿子送往日本留学,自己在家乡致力于通过教育改造地方社会。他认为,孔孟之道由于过分强调自我修养,对实际管理强调不足而受到歪曲,于是重新阐述清代初期的某些批判。1902-1903年,米鉴三应知县之请,创立新式学校体系,着重民众识字和公民教育。在1908年后宣传地方自治运动时,米家自然起了主导作用。翟城镇不久成为地方改良的有力样板,重点在于教育、社会习俗(禁吸鸦片,禁止缠足)以及地方治安。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  乡村建设运动是国民政府发展乡村的重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初期,蒋介石就认识到“农业之衰落尤为年来最惨痛之现象,甚至米面供给商借舶来,其将何以立国?乡村建设运动由此兴起。短短几年,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如雨后春笋。据统计,这类团体到1934年增加到691个。其中官方团体占绝大多数;其余团体的主要是知识分子组建,不少人是归国留学生,或是大学校长、教授和著名专家。其具体内容包括兴办乡村教育、卫生、医疗、娱乐,政治村容、道路,禁绝鸦片、赌博,破除迷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等;政府工作的核心是组建合作社。1931年4月实业部公布《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1934年3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合作社法》等,推动合作化运动发展。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河北定县改革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