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

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乃渐惊起”事例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C 【解析】 试题分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直待台湾既割”、“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而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导致“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的事件即甲午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当时“乃渐惊起”事例的是义和团运动;A、B、D选择均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去天京,封他为外交大臣。然而罗孝全在宫廷被喝令下跪,无人邀他就坐,洪秀全邀他就餐,陪同的却是王爷而非天王本人。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对天主教毫无敬意                B.主张平等外交通商

C.反对洋人传教游历                D.封建等级思想严重

 

查看答案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材料中“使命”的主要内涵为

A.文明转型,步入工业社会           B.反抗侵略,发起民族革命

C.加快开放,融入整体世界           D.抛却陈腐,放弃盲目自大

 

查看答案

清王朝在官方文书中把西方各国称为“夷”,并在其国名上加“口”字旁。 如将美国称为“咪夷”。这充分说明

A.清王朝对西方国家态度轻蔑   

B. 清王朝的对外文书较为口语化

C.清王朝对西方国家尚不了解    

D. 清王朝已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政府掌握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度量衡、货币、民法、刑法等大权,联邦议会有权裁决各邦之间的争端,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这意味着德国

A.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               B.民主取得决定性胜利

C.分裂倾向仍十分明显               D. 拥有了强大的国家政权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 

B. 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C.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D. 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