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三年困难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无法体现,因此选D。ABC都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一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趋势的消极态度?

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17世纪前的英国 

B.1815年后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C.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

D.1889年后的小日本帝国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②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者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③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 ④罗马法是以前者为开端,后者为总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