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

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日方

百分之九十四

中方

百分之六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日方

百分之五十六

中方

百分之四十四

日军每日前进

公里数

武汉会战前

四十公里

1939年底

二百公尺

1940年底

不进反退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C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本速战速决失败的事件是“淞沪会战”不是武汉会战,所以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表格的内容无关。由材料中的1940年底的日本进攻的特点“不进反退”说明D项不正确。中国的抗日战争在1938年10月后进入相持阶段,中国的持久战拖垮了日本,最终使其惨败。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

A. 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             B.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       D. 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

 

查看答案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查看答案

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希望:

A. 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B. 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C. 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D. 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查看答案

据入世(WTO)谈判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1—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当时

A.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压制中国           B.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查看答案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