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外交是一国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也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阅读材料...

外交是一国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也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为彻底改变屈辱外交,新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你得到什么启示?

 

(1)原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国侵略。(3分)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2)因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3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3)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2分)启示: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保证。(2分,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回答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入手,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国侵略。为彻底改变屈辱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即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如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淖里等。 (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时期中国外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个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国家主权、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角度入手,如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保证。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主政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为了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为了惩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材料三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举例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查看答案

多角度研究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四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并按照材料的研究角度指出其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按材料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查看答案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是

A.杜鲁门           B.丘吉尔

C 爱因斯坦     D.富兰克林·罗斯福

 

查看答案

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