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这些主张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                       B.方便民众阅读

C.推广白话文体                       D.服务政治革命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政治革命,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人物

观点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梁启超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孙中山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以免除帝国主义

A.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B.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C.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D.体现了中国人探索民族振兴的道路

 

查看答案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对以上表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B.重新定义孔子的地位

C.肯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D.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查看答案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若要研究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应查找的直接资料是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中外纪闻》     D.《庶民的胜利》

 

查看答案

中国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

B.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没有关系

C.可以用“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概括它

D.它的形成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兼容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