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对方的兴衰存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2)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的理解,并指出这一“不正常状态”结束的直接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仍在曲折发展的中日关系,谈谈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那些大声地宣布他们已“一劳永逸地铲除那个疯狂的竞争制度”的劳工领袖们,正是在宣布个人自由的毁灭。要么是由非人为的市场纪律控制的那种秩序,要么是由少数个别的人的意志指导的那种秩序,两者之间只能任择其一,除此之外,是没有其它可能的。那些一定要摧毁前者的人,在有意无意之间助长了后者的建立。在那种新秩序里,即使有些人或许会吃得好些,每个人无疑会穿得整齐些,但大多数英国工人到头来会不会因为其领袖中的知识分子奉送给他们一个危及他们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学说而感激他们,这是值得怀疑的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

材料二  世界各国资本家梦想在苏联恢复资本主义的最后一点希望——“神圣的私有制原则”正在破灭,正在化为泡影。被他们看作资本主义滋养料的农民正在大批地离开被颂扬的“私有制”旗帜而走上集体制的轨道,走上社会主义的轨道。…… ……斯大林同志说:“现在,集体农庄庄员要成为生活富裕的人,只需要一件事情,就是在集体农庄里诚实地工作,正确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正确地使用耕畜,正确地耕种土地,爱护集体农庄的财产。”

——(苏)《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

(1)材料一发表时英国经济政策正在酝酿哪一变化?评价变化后的政策?

(2)材料二中“私有制”破灭的方式是什么?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目标何时提出?评析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的合理关系。

 

查看答案

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其实质是(   )

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

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          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

 

查看答案

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查看答案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