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结束了彼此分裂割据的状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而经济全球化也自此出现,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B C D三项说法错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中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面临激烈的挑战,冷战的结束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的相互迁移也是世界各地联系加强的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考点:现代世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即“蝴蝶拍——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下表中最符合该现象的是(   )

选项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社会风俗的变革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C

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饥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政府间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

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国仅限于经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开放

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查看答案

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B.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查看答案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出台表明(   )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