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 500 | 16.7 | 750 |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尽管19世纪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但是1914年欧洲大陆人口却仍然膨胀到它在1750年的3倍以上。”主要缘于
A. 工业革命的影响 B.医学方面的进步
C.农业生产率提高 D.民主的政治体制
欧洲国家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
1957年和1965年汽车消费增长数据
国 别 | 1957年 | 1965年 |
法 国 | 3476000 | 7842000 |
联邦德国 | 2456288 | 8103600 |
意大利 | 1051004 | 5469981 |
瑞 典 | 796000 | 1793000 |
A.成立欧洲共同体 B.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快速的技术变革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为此,党和政府建国后
A.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文中“真正的民主政体”表现在
A.权力掌握在公民手里 B.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C.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D.部落制让位于城邦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中甸改为香格里拉,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甚至有的地方为改名为“夜郎”而争吵。近年来更改地名的主要原因是
A.传承历史文化 B.民族区域自治
C.市场经济发展 D.还原历史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