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得知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同日军作战。所以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中国远征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蒋介石1937.7.17庐山)结合时代背景,各方对此讲话的态度错误的是   

A.国民党尽管还犹豫但已经准备作战          B.共产党加快了二次国共合作的步伐

C.日本对中国施以更猛烈的军事打击          D.英美各国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持力度

 

查看答案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B.中国人民不屈斗争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广大地区

 

查看答案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1900621,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26,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查看答案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