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
A.《史记》 B.《唐六典》
C.《宋史会要》 D.《清史稿》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 )
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 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
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 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