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他也是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不可能反对中央集权的。所以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郡县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世计,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查看答案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周监于二代”中的“二代”是指夏商两代

②“吾从周”指孔子尊崇周礼

③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④《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查看答案

根据“家”字的构成,最早使用这一词表示居住处所的是  

A.皇帝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材料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在革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进步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