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猪尾巴”、“满奴”。下列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B.“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史实可知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时期即已提出了“断发”和易服的主张,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应该直接排除,故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服饰的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例如,上海黄浦滩的某片土地,地主报价100元,后来增值为10 000元时,地主所得仅为100元,而其余的9 900元则按照“涨价归公”的原则,“为国民所共享”。这段材料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节制资本        D.平均地权

 

查看答案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查看答案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在中国,达尔文学说的影响远胜于生物学。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生物进化论。这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   )

A.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急切希望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C.没有将西方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D.深受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