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1919年4月,是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但“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说明当时的公民意识仍然不强,需要继续深入进行思想革命。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史上,在中国,达尔文学说的影响远胜于生物学。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生物进化论。这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   )

A.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急切希望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C.没有将西方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D.深受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

 

查看答案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根据材料判断最有可能提出这一奏折的(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张謇  D.康有为

 

查看答案

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录了一副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

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副对联应出自(   )

A.鸦片战争期间的封建官吏               B.维新变法期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运动期间的封建顽固派             D.辛亥革命期间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查看答案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查看答案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