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1)方式:世袭。(2分)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4分,一点1分) (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每点2分) (3)不同: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4分)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2分) (4)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世官制,其方式为世袭制。原因结合材料“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可知,材料二体现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材料三体现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材料四体现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选官标准的演变为由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到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直至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演变过程。 (3)据材料“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可知,察举制中的考试不是能否做官的标准,只是用以区分等级高下;据材料“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知,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由材料“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可以归纳出二者的关系。 (4)本题考查科举制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打破特权对官制的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民间向学风气的形成,为封建王朝的发展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选官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成熟的民主政体    ②都实行代议制

③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都体现分权制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查看答案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 )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 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  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查看答案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 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宪法或文献的内容相近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国1871年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