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一位读书人 :“何为本心?”...

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一位读书人 :“何为本心?”对方回答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书生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该书生认为(   )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一位读书人说的“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可知他认为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B项正确。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查看答案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查看答案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