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和《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分) (2)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2分)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2分) (3)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4分) 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3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论述型的问题。先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在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而之所以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在于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以《四国宣言》的内容“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可见其目的是要维护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一:“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美英等国的共同打击。 结合所学,可以表述为: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

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但事与愿违,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可谓“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材料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4)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因素包括:①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②英国已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③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有几个镜头:洪秀全的天王府壮丽宏大,有1000多宫女。杨秀清为建东王府,尽毁附近民居;“每一出府役使千数百人”;杨手下供其差遣的将军职官有3000多人,整个东王府有3万到5万人。李秀成在苏州建忠王府(即今拙政园),被李鸿章攻下时尚未完工,李鸿章惊叹为“平生所未见”的“神仙洞窟”。你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洪秀全等领导人逐渐蜕变

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完善的民主政治  D.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海国图志》       D、《 诗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