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    )

①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

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

③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④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能力。由“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而镇压的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由“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可知,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需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从而在证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同时,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①②正确,选A。而③④两项在《辛丑条约》中没有涉及,故可以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下列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满分5 manfen5.com

A.政权更迭           B.国际地位的变化

C.国家领土的变化      D.国家性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查看答案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