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西方圣人的对话 对话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知(智)、仁...

中西方圣人的对话

对话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知”(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他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对话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不同,分析两国思想家关注问题的不同角度。

(3)17世纪中国和18世纪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家们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4分) (2)角度:古希腊思想家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其思想的哲理性较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思想的实用性较强。(4分) (3)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与苏格拉底有着共同的思想主张,因为他们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思想家,都为着统治阶级服务,其思想主张也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所以他们都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2)据材料“孔子把“知”(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可知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据材料“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发展。 (3)材料二所述内容“……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表明是同一个时间段的历史现象,当然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但是表现出了相同的思想主张:中国“限制君权”;欧洲“君主立宪制”。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即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中国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相应的时期内有所改变,也就不可能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早期启蒙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条款主要是 继承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

A、伏尔泰          B、 卢梭         C、康德          D、孟德斯鸠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有些学者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都列为追求制度变革的层次,这种说法有所依据但也不尽准确。”“这种说法有所依据”是指

A.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制度          D.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