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春秋大一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D 【解析】 试题分析:天人感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君主的权力是天赐予的,具有合法的统治天下的权力;天授予君主的权力并不是让君主乱用的,必修代天管理天下,实行仁政。故选D。A项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B项只是说了天人感应的一个方面且不是仁政的方面;C项体现的是孔子政治观点。因此ABC三项均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天人感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克强总理从“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个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除井田,民得买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查看答案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以法为教

C.兼相爱     D.有生于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试从经济、政治思想和自然方面加以说明。

(2)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举一例说明。

(3)概括分析说明同一时期欧洲变化巨大、中国变化较小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组图片

满分5 manfen5.com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的机器是谁发明的?这项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的发明者是谁?这项发明有何意义?

(3)图二的发明能够运行是依靠什么动力?它能够取代图一的蒸汽动力的原因有哪些?

(4)上述两项发明分别出现在第几次工业革命中?由此你对科学技术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