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6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诞生”为主题...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6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诞生”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 围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问题: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经过查找资料,有人认为选择这条道路是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有人认为取决于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农民占大多数。你认为哪种观点最准确?

小组二 围绕“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展开调查:

(3)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小组三 围绕“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

有人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满分5 manfen5.com

(4)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并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答井冈山根据地或井冈山亦可)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答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亦可) (2)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分) (3)中共七大。(2分) (4)贡献: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形成毛泽东思想。(6分。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结合教材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由此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共七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查看答案

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查看答案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查看答案

“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此制度是指

A.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