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数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映了学生,民众和工人联合反对列强侵略的运动,结合史实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应该是五四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史实和题意,A B项运动中均没有工人参与,D项没有青年学生。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 实行不结盟政策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查看答案

“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实施不结盟政策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查看答案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 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 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 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 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    )

A.发起组建东盟          B.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

C.参与创建联合国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