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只有从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中,才能对一个时代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判断。”这主要说明家谱能( )
A.真正反映百姓的生活
B.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C.更好地研究普通人的历史
D.体现历史演变的细致性和全面性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异姓亲族 B.同姓贵族
C.功臣 D.先代贵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这个国家)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其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这一国家)尽管以人均GDP衡量仍然贫穷,但现在看起来也属于在世界上占第二位的成功区域,因为它走出一条适合于本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东亚发展的大爆炸看来是本土技术和经验与北大西洋技术和经验融合的结果,而不是源于简单的抵制。
——(美)彭幕兰著《大分流——欧洲、日本、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评材料中关于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