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

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2世纪,汉朝帝国政权巧妙地诱使儒家学派成为合作伙伴。这个儒家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远离了创始者的立场。如果孔子看到这种情况,会大惊失色……后来在汉朝的几个世纪里,儒家学派其实已经放弃了大多数附加的民俗因素,让道教这个当时最主要的异端哲学取代了自己作为民众流行宗教的地位。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插图本)》

材料二 在中国,新儒学自宋朝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理念,而在中国文化圈之内的各个国家——尤其是朝鲜、越南和日本,新儒学在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塑造了它们的哲学、政治和道德思想。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公元l000年之前)》

材料三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主张方面说明汉代儒学家是如何“远离了创始者的立场”的。

2据材料二指出“新儒学”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进步思想的性质并结合其主张予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西汉和南宋以后儒家思想的地位如何。

 

(1)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及“三纲五常”学说。(4分) (2)宋明理学。(2分)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对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3分) (3)明清进步思想家虽然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但是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自南平等、社会契约等主张,设计了未来资产阶级国家的蓝图。(6分) (4)先秦:民间流行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西汉: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南宋以后:官方哲学。(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新儒学自宋朝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理念”可以判断为宋明理学。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经济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其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对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所学可以得出其消极影响明清时期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3)根据所学可知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但是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自南平等、社会契约等主张,设计了未来资产阶级国家的蓝图,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4)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西汉时期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享“独尊”。宋明时期,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儒学的地位•先秦、西汉和南宋以后 【名师点睛】儒学社会政治地位的演变: 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②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 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③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⑤明清之际:传统儒学遭挑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民起义风起云涌,王朝政治专制腐朽,八股取士因循死板,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人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戈多的到来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始终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但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C.表现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人的共同心理

D.表现了人们失望、彷徨、痛苦的精神创伤

查看答案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查看答案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查看答案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应该是指(     )

A.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精神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