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    )

A.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

C.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D.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公元前449年罗马就已经诞生了成文法,用成文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自然法精神主要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C项不选;D项中的万民法应该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后使用的法律,而题干中的法律应该是公民法;材料中体现了公民法是不断调整的,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公民法。 【名师点睛】罗马公民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并不是贵族主动做出的让步,而不平民斗争的结果。公民法本质上并不是维护平民利益,而是贵族利益。 示例: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简析】结合罗马法的实质可知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故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平民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用暴力抗争的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故B项正确;结合题干和史实可知法制的发展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变化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平民与贵族有着不同的利益,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326年,罗马波提里阿法案规定债权人不得因债务私自拘禁负债人。类似政策

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也曾出台。这一规定(  )

A.协调了奴隶主和奴隶间的矛盾

B.明确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C.使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得以巩固

D.使公民法日益完善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

 

查看答案

“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

A.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

B.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C.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

D.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

 

查看答案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